西藏行筆 Day (2.1) : 絲綢之路的南道

天色灰濛濛的,彷彿還帶著一絲猶豫,不肯明朗。
清晨五點的成都還眷戀在昨日的夜裡,一副不肯醒來的樣態。
回到人來人往的雙流機場,我們乘上最早班次的飛機。
航空器渺小的影子,落在那蒼茫的黃褐色大地上,顯得有些孤單而無助。
等到飛經過那點綴著靄靄白雪,高聳入雲的峰頂上,
這趟夏日的旅程,才正要從青海的塔爾寺開始。

<關於西寧>

西寧地處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之間,往東銜接到張液,往西則連往蘭州。
自古以來,便是「絲綢之路」的南端要道。
這裡也是「唐蕃古道」必定會通過的地方,漢地與藏族文化在這裡相遇,並在此地生了根。
由於這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有漢、回、藏、土、蒙古、撒拉等多種民族。
居民們不同的信仰特色,使得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都並存於此。
對當地影響力最深遠也是最廣範的,則是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

<十萬尊獅子吼佛像的菩提樹傳說>

傳說中,被喻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師,在蓮花山中的十善地方出生。
在他剛被剪下臍帶時,一點殷紅的甘露滴入土中。
幾年之後,這個滴血的地方居然奇蹟般的長出了一棵白栴檀樹(菩提樹)。
等到這棵菩提樹長到2米多高的時候,上面就長了大約十萬片的葉子。
每一片葉子上面,又神奇的各自顯現一尊佛像,名為獅子吼佛。
據說,為了對每一尊佛像都頂禮俱足,就是信徒們要磕十萬個長頭的起因。
宗喀巴大師的母親按照兒子的囑託,用菩提樹和獅子吼佛像為胎藏建成一座蓮聚寶塔。
經過近兩百年的悠悠歲月後 …
明朝的高僧仁欽宗哲堅贊,在塔的旁邊興建了一座三寶俱全的彌勒佛殿。
有塔爾後有寺,有塔也有寺,就是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的 “塔爾寺” 名稱的由來。

TarTempleView
(塔爾寺一隅,西寧)

<走入塔爾寺>

經過塔爾寺前高立於左邊山坡上著名的塔爾寺藏醫院下方後,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在售票處對面廣場上,建於西元1776年的八座白色佛塔。
這八座塔名為八寶如來塔,相傳是為纪念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八大功德所建造而成。
從東到西的名稱分別是 :
蓮聚塔、四諦塔、息諍塔、菩提塔、神變塔、天降塔、祝壽塔、涅槃塔。

Buddha8Tower
(塔爾寺的如來八塔,西寧)

再深入走進塔爾寺,離門口最近的殿堂是小金瓦殿,也就是護法神殿。
殿堂的兩側都設有轉經輪,而入殿之後,就不能再拍照了。
殿前的左方,有位喇嘛非常莊嚴的端坐著敲鼓修法,據說是以那明澈的鼓聲來供養護法神。
殿中供的是護法神,但護法神的習性不喜見生人,因而密藏於法布後無緣得見。
護法殿兩側牆上的壁畫,是用石青、石綠等配上蛇的膽汁來調製顏料,色彩鮮明歷久不褪。
精細的壁畫、堆繡及酥油花,被人們稱為塔爾寺的 “藝術三絕”。

二樓的迴廊的兩側,陳列著野牛、羊、熊、猴等各類走獸的標本
象徵著一切惡魔鬼怪均為神靈所降服。
殿的左邊有一匹白馬標本,相傳是三世達賴喇嘛要到蒙古傳經說法時的座騎。
三世達賴途經塔爾寺時入內禮拜,當要離開時,這匹白馬說什麼也不肯離去。
將牠留了下來不久後,馬不食而死。後人把它當神馬,就一併供奉於此。

TarHufa
(塔爾寺的護法神殿,西寧)

建於 1942 年的時輪塔,是塔爾寺喇嘛根據九世班禪的遺願
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首次宣說時輪密法而修建的。
由於當年時值戰亂,喇嘛們為了祈求和平,因此也將此塔稱為太平塔。

TarPeaceTower
(塔爾寺的太平塔,西寧)

祈壽殿也稱做花寺,是塔爾寺喇嘛為了祈願七世達賴喇嘛長壽而建的。
花寺則是由於種植在庭院內的菩提樹而得名。
乍見這裡的菩提樹或許會覺得很奇怪,跟我們在台灣所見到的菩提樹完全不同。
原來在塔爾寺的菩提樹是屬於丁香科的一種,也就是白栴檀樹。

導遊小王引據六祖慧能的名偈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重要的是菩提,而絕非是物種俗名。

兩百多年前,年僅九歲的小七世達賴在祈壽殿的開光儀式上,親手種下這些樹苗。
每當五、六月的暖風吹撫過樹梢,枝幹上會開出乳白色小花,芬芳四溢。

TarFlowerTemple
(塔爾寺的菩提樹,西寧)

花寺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立於兩側的是佛陀兩大弟子,老者為迦葉,少者為阿難。
阿難像之前,是紅面的長壽佛,也稱無量壽佛,就是漢地所說的阿彌陀佛。
長壽佛旁邊供的是二十一度母中的白度母,祈求長壽。白度母與無量壽佛是此殿的主供佛。
正前方還有三個小佛像,是依時間觀念的過去、現在、未來所區分,稱為三世佛。
分別是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旁邊供有文殊菩薩及十八羅漢像。抬頭一望,可以看見上方的保存了兩百多年的木雕。
因為技法精湛,保存完整,因此有人將之列名在塔爾寺的三絕之後。

離開了花寺,往上坡走了一小段路進了某個殿內。
這裡是 1986 年由十世班禪的老師所修建造的密宗時輪壇城,也是西北最大的立體壇城。
壇城的意涵甚多,包含了時輪中的五行概念。
建築至下往上分為三層,分別表示身、口、意三念。
殿中還供有未來佛彌勒佛,藏傳的彌勒佛和漢地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形象全然不同。
藏傳的彌勒佛(強巴佛)是莊嚴英挺的形象。
右肩上有蓮花托著法輪,代表佛法永駐。左肩淨水壺則代表著聖潔的甘露。

順著時針方向走,看到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前有供著七碗水。
分別代表七種供品,水、水、花、香、灯、塗、果。其中一碗是沐浴,一碗是食用的水。

TarTimeTemple
(塔爾寺的時輪經院,西寧)

沿著坡上小路往塔爾寺的內裡走,眼前出現了一尊奇特的塑像。
蓮座上的大象背上馱著猴子,猴子的肩膀上立著山兔,兔子的頭上則停著一隻鷓鴣鳥。
導遊說這是四瑞祥和,又叫做和睦四兄弟。有著象徵人類團結和平之意。
(後來上網查到相關資料,發現這看似逗趣的造型中,其實隱含著佛法深意。)

Tar4Brothers
(塔爾寺的和睦四兄弟,西寧)

走入大經院時,已是正午時分。許多信徒都回去休息,殿前剩下幾位喇嘛正磕著十萬長頭。
這裡是塔爾寺四大學院中的顯宗學院。主要是教授哲學、天文、地理、曆算等基礎學門。
殿外上下兩層的迴廊壁上繪著有各種佛像、度母像、護法像以及六道輪迴圖。
細膩的畫工讓人為之神奪,不禁一再讚歎這三絕之一的壁畫。
入殿後就是喇嘛頌經做功課的經堂,殿裡最多曾經有過 3600 名喇嘛同時在此地頌經。
迴廊的兩旁是塔爾寺三絕之二的堆繡。
殿內所掛著的是十八羅漢的立體堆鏽,然而時到今日這樣的工藝技巧已經失傳了 ..

依順時針方向走,經院的左側有未來佛彌勒。
從口袋裡出了 20 RMB 想做供養時,管理的喇嘛給了我一盞中型的酥油燈。
循著教法頂禮上供後,思也供養了5 RMB。
這次喇嘛遞給了她一盞小小的酥油燈,看起來很可愛。
正殿的後方供有宗喀巴大師七歲等身像,我們依照之前供養的方式禮拜。
宗喀巴大師身旁邊原有的達賴與班禪喇嘛像,而達賴是金塔,班禪是銀塔。
然而現今都已經被改為班禪大師的法像了。
十世班禪大師示寂百日後所塑的金像旁,是宗喀巴大師的十六歲等身像。
紀念宗喀巴大師十六歲時離開青海。而宗喀巴入藏後,再也不曾回到這出生之地。
殿堂的右端供奉著財神及十八羅漢中的另外九位羅漢。

TarMainTemple
(塔爾寺的大經院,西寧)

TarRestaurant
(塔爾寺內供三千六百人口飯食的餐廳,西寧)

出了大經院後,立於一旁是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依怙殿。
殿堂內的主供是依宗喀巴大師的十二歲形象所造。
早期的塔爾寺並沒有密宗學院,因此最早的密宗佛像就是供奉在此殿的四週。
緊接著的是建於西元 1604 年的釋迦佛殿。
殿中主祀原為彌勒佛七歲像,因此原名為小彌勒佛殿。
後有塔爾寺的主持發心塑造一尊精工釋迦牟尼佛像供於旁側,殿名也因而改為釋迦佛殿。
再往上供有彌勒佛的十二歲像,牆壁周遭盡是 400 年以上歷史的精工壁畫。
藏人們相信在此殿對現在佛及未來佛祈求今生來世,就會得到很好的福報。

大金瓦殿外的菩提樹下,許多喇嘛及信徒們結束了午休,正虔誠的磕著十萬長頭。
殿內的佛龕中供奉著對塔爾寺影嚮甚大的九世班禪塑像。
兩旁的小佛龕則供奉著舍利塔及骨灰塔,前方信徒們發心供養的七盞金燈、銀燈。
旁邊有九世班禪從內蒙古帶來的藍色花瓶及日本信徒供養的象牙。
佛龕的正後方,便是塔爾寺的鎮寺之寶,有世界一莊嚴之稱的宗喀巴大師紀念塔。
塔高11.26米,周長20米,塔身由一噸多的白銀所早成,並用上黃金六十多公斤。
塔上鑲有的珍珠、珊瑚、翡翠約有三千顆。

宗喀巴大師紀念塔神聖的原因,是來自於塔中央那六百多年前的傳奇故事。
大師的母親依照遠在西藏的兒子囑咐,以石頭及泥土在那滴血長成的菩提樹旁,
放置了十萬尊獅子吼佛像及宗喀巴的自畫像做為胎藏,在 1379 年建立了蓮聚寶塔。
現在所能見到的外塔是由三世達賴喇嘛於 1583 年所建,至今已整建過六次。
因此現今的大金瓦殿是殿中有塔,塔中包塔,塔中包樹的結構。
最不可思議的是,塔中那棵神奇的菩提樹,據信至今仍然活著。
信徒們當初在鋪設大殿地板時,挖開土壤一看,塔中菩提樹的根還在對外伸長。
而現在大金瓦殿外的菩提樹,就是與塔中菩提樹的根相連著。
由於種種奇蹟與示現,許多信徒們將此地稱之為三聖。分別是聖地、聖物及聖人。

塔爾寺的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尊獅子吼佛像彌勒寺」。
十萬尊獅子吼佛像指的是菩提樹上的神妙示現。
而彌勒寺指的就是西元 1560 年建於蓮聚寶塔旁邊的彌勒殿。

TarPath
(塔爾寺內通往大金瓦殿的甬道,西寧)

藏傳佛教在佛前所供奉的酥油燈,有很多是從牛奶提煉出來的。
而大約二十斤牛奶可提煉出一斤的酥油,可以說是牛奶精華所在。
好的酥油在燃燒時應當是沒有煙塵的,非常的乾淨。
因此寺內年代久遠的壁畫得以顏色亮麗的保存下來,酥油燈確實功不可沒。

酥油在塔爾寺的用途有三種 :
1.做酥油茶飲用
2.捏成三絕之冠的酥油花
3.沉澱雜質後用以點灯

塔爾寺的酥油花是寺中的三絕之冠。
酥油的融點很低,僅僅只有23度,在零下15度的環境據說可以保存兩年。
但著名的酥油花院中,酥油花是一年一架、一年一換的。
僧人們會從每年最冷的十一月份開始做起,並用木板、竹竿、鐵絲搭出骨架。
接著會將前一年的酥油花取下,加入草木灰後做成黑酥油捏成大概的形態。
然後在冰水中降低手溫,為新酥油加上顏料捏製。
三十多名僧人會分成兩組分別進行,而製作的過程大概需時三個月,耗用酥油約兩噸。
捏製完成以後,僧人們會在每年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抬到外面比賽。
比賽完後,在第二天清晨六點前,又會將整架酥油花中最精緻的部位拿到酥油花院擺放。
館內的大展示櫃中,可以同時看到今年與前年的作品。
酥油花看起來很具親切感,或者說那外形小時候玩的捏麵人很相似,只是大上非常的多。
走到酥油花院的後方,可以見到有信眾發心塑造的兩尊漢傳佛像(地藏王及釋迦牟尼佛)。

TarFlowerTemple2
(塔爾寺的酥油花院,西寧)

<難以忘懷的回族風味饗宴>

離開了塔爾寺後,朝著午餐方向前進。
約四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到了據說是西寧最佳回族風味餐廳之ㄧ的馬忠餐館。
館主是做小攤子起家做到餐廳,因為味道實在太好,現在還開了幾間分店。
水煮手抓羊肉不僅鮮嫩軟香,更難得的是甜而不腥。
連一向遇到羊肉就退避三舍的我們,居然搭上了蒜片和胡椒鹽就吃得不亦樂乎。
除此之外,帶著孜然香氣的烤羊肉串、香氣四溢的炸土豆片、滿滿膠質富有彈性的羊蹄筋
狗撒尿餅(用青稞做的,像沒蔥的蔥油薄餅)、髮菜羹、糧皮(像綠豆粉)等也都非常的美味。
思喝了青稞酒,說全身都一下子暖起來了。
大夥酒足飯飽後,我們散步到繁華十字街上的太平洋超市補貨。
終於要準備告別西寧,朝火車站去了。

SiNinCrossRoad
(繁華的十字街,西寧)

SiNinSuperMarket
(補充火車上物資的超級市場,西寧)

– 參考資訊 –

網站 : 百度百科-塔爾寺